1.                                          秋夕

2.                                          出塞

3.                              觀書有感

4.                              登樂遊原

5.                                          梅花

6.                  惠崇春江晚景

7.                  送元二使安西

8.                                          病牛

9.                              勉諭兒輩

10.                              雜說四

11.                  朱子家訓導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一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他的祖先聲名顯赫,祖父杜佑在唐代是三朝宰相。他是太和二年(公元828)進士;由於他賦性剛直,不善逢迎,所以仕途並不得意。杜牧工詩、賦及古文,以詩的成就為最高,後人稱他為「小杜」,以別於杜甫。他特別其擅長七律和絕句,寫景抒情,詠史懷古,意味深遠。

二 注釋

《秋夕》:另一題作《七夕》。七夕是農曆七月七日,此夜牽牛與織女二星在銀河相會,本詩以「七夕」為題較佳。又詩句有羅扇,有螢火蟲,並在室外臥看星象,均為夏秋之間晚上的景色。「秋夕」為題顯亦不如「七夕」。

銀燭:白色的蠟燭,一作「紅燭」。

秋光:秋夜的燭光。

冷畫屏:燭光暗淡,照在畫屏上,使得屏風的色彩變得朦朧。

畫屏:繪有彩色圖案的屏風。畫: [話],[wa6]; [hu]

冷:用作動詞,冷冷形容燭光暗淡地照。

輕羅小扇:用輕薄的絲織品製成的圓形扇子。

羅:絲織品。

流螢: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天階:露天的台階。

臥看:一作「坐看」。星在夜天,坐看不如臥看的閒適。

牽牛織女星:牽牛星和織女星是兩個星座的名字,當中隔銀河,牽牛星座在銀河的西邊,織女星座在銀河東邊。關於這兩個星座,有一個很著名的民間傳說。相傳在七月初七,也就是七夕這天,牽牛星和織女星會渡過銀河相會。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她織布的手藝是天上聞名的,能織各式各樣的絲綢錦繡。後來她到凡間遊玩,遇到心地善良的牛郎,兩人十分投緣,就結婚了。後來,王母娘娘知道織女的事,非常震怒,召織女立刻回天宮。織女傷心地離去,牛郎帶兒女緊緊追來,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銀簪扔在兩人當中,銀簪變成了一條銀河,分開了牛郎和織女。王母娘娘答應他們,每年七月初七可以見一次面。喜鵲們同情牛郎和織女,每年這天都到銀河邊飛聚,用鳥翅相覆築成一座橋,讓他們夫妻相聚,故又名鵲橋相會。

 

三 賞析重點

這首詩寫一個少女秋夕觀星的活動情景,讀了不禁使人眼前浮現出一個美麗的畫面:在一個秋天的晚上,屋內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照到屏風的圖畫上,增添了幾分幽冷的色調。這時,少女拿著圓扇,走到屋外去,淘氣地追撲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夜已深沉,涼意襲人,她本該進屋去了,可是她還不想睡,獨臥在臺階上,仰視著天河兩旁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想像著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情景。

這首詩的特色在於寫景逼真,寫情含蓄。第一、三句寫景,把秋夜室內、室外的景物十分真切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冷」字用作動詞,很有氣氛;把室內光線幽暗,四周朦朦朧朧的氣氛渲染出來。「冷」字不僅有光感,而且有溫度感。把夏秋之間晚涼的天氣暗點出來,到第三句則明用「涼如水」三字來呼應。第二、四句寫少女的活動,把她率真的表現寫得活潑可愛。圓扇本是驅熱用的,但在室外見到螢火蟲,她便把它拿來撲捉流螢,顯得她是多麼頑皮。追撲了一陣,她累了便躺在露天的石階上看星星。「臥看」二字有些版本作「坐看」。「坐看」,刻意去看的意味較濃。「臥看」則是仰面而看望,星星映入眼簾,就顯得更自然而富情韻了。她見到的,恰是牽牛星和織女星,讓讀者有更豐富的想像,聯想到牛郎、織女的故事上去。

全篇純寫形象,設色清麗淡雅,寫出一幅秋夜少女撲螢看星的的優美圖畫,所以一直廣受讀者歡迎。

返回目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簡介

王昌齡(公元694—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登進士第,曾任江寧丞、龍標尉等官職,故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在開元、天寶年間,以詩名重一時,有「詩家天子」的美譽。安史之亂時被濠州刺史史閭丘所殺。他擅長寫七言絕句,題材包括邊塞、宮怨、閨怨、送別等,意境清新,構思細密,被譽為七絕中的「神品」。

 

  背景資料

這是一首以古喻今的諷刺詩。唐朝建國初期,外族屢次和唐軍在邊境上交戰。為了鞏固邊防,朝廷不斷從內地征調士兵,趕赴邊境作戰。但是,戰爭曠日持久,唐軍屢戰不利;詩人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主將無能,朝廷用人不當。於是他便寫了這首詩對此作出委婉的諷刺。

 

  注釋

出塞:到邊防線上去戍守。

塞:邊境上險要的地方。

秦時明月漢時關:關寒仍在,朝代已非。故明月前用秦,關塞前用漢。

關:指古代在交通險要或邊境出入的地方設置的守衛處所。

長征:長途行軍、打仗。

還:回來。

龍城:漢時匈奴地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英勇善戰,曾深入匈奴腹地龍城,匈奴稱之為「飛將軍」。

不教:不讓。

教:粵[郊]。

胡馬:「胡」是古代對西方和北方外族的通稱。「胡馬」即指騎戰馬入侵的外族。

度:越過。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是古代中原漢族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屏障。

 

  賞析重點

這首詩題為「出塞」,是用樂府舊題寫時事,它的特點是將古與今的時間距離縮短,從而在關山依舊,人事已非的境況下,抒發感慨。

詩一開頭就把讀者帶進歷史的沉思中去。自從秦代築了邊關防止胡人侵襲以來,連年不斷,士兵一批接一批地被派遣到這裏來。夜晚,在皎潔的月光籠罩下,關山要塞寂靜無聲,成千上萬的士兵,默默地駐守在這裏。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關隘還是秦漢時的關隘,雖已歷經千年,邊防依然如舊,過去已有無數士兵戰死邊疆,如今一批批征人遠戍萬里,仍然不得回歸故鄉。面對邊境戰爭不利的現實情況,很自然讓人民想到漢代智勇雙全、敵人聞風喪膽的飛將軍李廣。要是朝廷能夠知人善任,用李廣那樣的將領來統率部隊的話,就斷不會讓胡人南下,危害國家的安全了。

李廣驍勇善戰,所以得到詩人正面的歌頌。從反面來看,為甚麼「胡馬」老是「度陰山」呢?因為李廣已經死了,像李廣一樣有才能的武將沒有得到重用。詩人這樣批評當時朝廷任人不當和駐防將領無能,諷刺意味更為強烈,這是運用了「反用故事」的技巧。

這首詩勝過唐代一般的邊塞詩之處,在於立意措詞得體,而詩的容量特大。短短四句,包含了對歷史教訓的認識,對古代英雄的仰慕,對邊防的關注,對士兵的同情,對朝廷的諷刺,邊塞詩應有的內容,俱納入詩中,而這些卻不用直接說理或抒情的方法,而是透過明月、邊關、龍城飛將、胡馬、陰山這些形象中傳送出來,發人深省。

詩的前兩句一寫景一抒情,已把「出塞」的意思概括無遺。「明月」和「關」是目前邊疆的實景,分別冠以「秦」、「漢」二字,是由眼前的邊關,聯想到設關備胡的悠久歷史。「萬里」二字,又極言地域之廣,和上句「秦」「漢」二字結合,兼含歷史的滄桑和地域的蒼茫,為全詩創造出凝重深遠的意境。「人未還」三字,含意深沉,既是對犧牲了的邊防將士的追念,也對長期不得返家的官兵表示了同情。詩的後兩句托古諷今,借緬懷善戰的歷史名將李廣,暗斥當今將領的無能,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國事的憂憤。

返回目錄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作者簡介

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理學家。他的思想,以「天理」為哲學的最高範疇,倡導「去人欲,存天理」。基於這一道德哲學,他對古代文化典籍重新作了系統的整理和解釋,他所編撰的《四書章句集注》、《詩集傳》等,是宋代開始中國讀書人應考必讀之書,影響中國七百餘年。他的思想對日本、朝鮮等國亦有深遠影響。他是很有文學修養的學者,詩和散文都有相當高的成就。

 

  注釋

鑒:鏡子。

開:打開。古代鏡子用布蓋上,用時打開。

徘徊:來回地移動。這裏是指天色和雲彩反映在池塘的水面上,不停晃動。

渠:指示代詞,即「它」,相當廣州話的佢字。這裏指「方塘」。

那得:怎麼會。

清如許:這樣清澈。

源頭:水流發源的地方,比喻事物的來源。

活水:有源頭而經常流動的水。

 

  賞析重點

從題目看,這首詩該是談「觀書」的體會,但作者並沒有空發議論,而是用生活中可見的具體形象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借景物作比喻。

全詩表面上描寫的是一幅風景小品:半畝大小的一方池塘,像一面剛打開的鏡子,澄澈明淨;藍天、白雲的倒影在水面緩緩晃動,景色令人賞心悅目。因為方塘裏的水十分清澈,才能把天光雲影清楚反映出來。為甚麼它會這樣清澈呢?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水源,源源不斷地把活水輸送到方塘裏去。

詩題中有「書」而篇中無「書」,卻著意刻畫「方塘」、「活水」,這是用了象徵的手法。「方塘」由於有「源頭活水」不斷輸入,所以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水深且清。同樣道理,人只有不停地吸納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研究成果,對新的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才能永遠保持年輕和活力,像鏡子一般清明,不糊塗、不保守。

詩的第一句以「半畝方塘」設喻,借喻人的腦袋。渾沌的腦袋,此時像剛打開的鏡子一樣,豁然開朗,思路清晰。為甚麼會這樣呢?聯繫詩題,自然想到這是詩人把難懂的書看懂了的原故。最關鍵的是一個「開」字,既寫方塘清澈,像打開了的明鏡,可以清楚反映物像;亦寫詩人腦袋開竅,終於把難題搞通了。第二句緊承前句具體描繪方塘澄明。詩人選用「天光雲影」作為方塘反照的事物,藍天白雲都是高遠宏大的自然景色,用意在於暗示書中的道理精深博大。「徘徊」也不單純在描述「天光雲影」的動態,而是借此表示詩人讀書時思考琢磨,反覆咀嚼的情形。第三句用一個設問將詩意引入主旨。這一問是呼應了前兩句,小小池塘竟能清得照鑒天光雲影,是一定有緣故的。詩的末句一語道破,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詩人借「源頭活水」說明,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吸收前人的成果,才能使自己的知識常新、思路清晰。這個道理,是詩人透過自己寶貴的治學經驗而得來的。

詩人本是位思想家,常常把哲理加入詩中。但由於他注重詩的表現技巧,從自然界捕捉形象,讓形象本身說話,將哲理寄寓其中,故能產生了耐人咀嚼的趣味。

返回目錄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作者簡介

李商隱(公元813—858),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泌陽縣)人。開成二年進士。當時牛、李黨爭劇烈,他被捲入漩渦,在政治上受到排擠,一生困頓失意。李商隱和杜牧齊名,是晚唐重要詩人之一。他的詩多寫時代亂離的感慨,個人失意的心情。其中有不少借古詠今的詠史詩和纏綿悱惻的愛情詩。由於時代混亂、遭遇坎坷,詩中往往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感傷情緒。他在詩歌藝術上善於廣泛地從多方面學習前人,又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特點在於構思縝密、想像豐富、語言優美、韻調和諧。

 

  背景資料

樂遊原,在長安西南,地勢較高,四望寬敞,可以眺望長安全城。在秦代原叫作宜春苑,漢宣帝神爵三年(西元前59年)在這裏修築樂遊廟,所以人們便改稱之為樂遊原或樂遊苑。唐武后長安年間,太平公主在此建造亭閣,漸成為當時的遊覽勝地。每逢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重陽),長安仕女多到此登高遊覽。李商隱在長安,曾數次到這裏遊玩,並寫了幾首有關樂遊原的詩,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注釋

向晚:傍晚。

意不適:心情不佳。

驅車:趕著馬車。

古原:指樂遊原,稱它為古原,表明它是漢代的古跡。

無限:非常、極其。

近:接近。

 

  賞析重點

本詩抒寫李商隱登樂遊原眺望夕陽時所生的感觸。這一天傍晚,詩人心情鬱悶,便駕著馬車,登上樂遊原散心。落日餘暉燦爛,景致是多麼美好,只可惜此時已近黃昏,如此美景即將消逝,令詩人留戀不已,無限惆悵。

首兩句寫詩人遊覽樂遊原的時間和心情。對於一般遊人來說,黃昏登臨可俯瞰長安的樂遊原,遊覽名勝古跡,欣賞風景,該是心情愉快的;可是,詩人卻是「向晚意不適」。這一句連用五個仄聲字,表現了詩人抑鬱低沉的心情。詩人想借登高遠覽以驅走愁思,所以「驅車登古原」。這句用四平一仄,平亮的聲調顯出詩人欲從抑鬱中振作起來的意圖。在第三、四句,詩人的筆觸全部傾注於夕陽晚照的描寫。夕陽絢麗,「無限好」三字,是剎那間從詩人心底迸發出來的衷心讚歎;然而這心頭的愉悅只如曇花一現,清醒的理智提醒詩人:「只是近黃昏」。夕陽雖好,不能久留,又回到「意不適」上去。這兩句改用正常的律句,聲音較前二句平和婉順,既襯托出晚照之美,又似乎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

這首詩在寫作技巧上,避免了平鋪直,在短短二十字中,詩意曲折,寫詩人的心情變化,一層比一層深:出發時心情不舒暢,見了夕陽美景興奮了一陣子,想到日落不禁歎息。在這曲折的佈局中,彌見詩人擺脫不去的愁思。這樣的寫法,意思一環緊扣一環,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詩人為甚麼心情不佳,詩中並沒有說明,歷來都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自傷年老,有人認為是隱喻國勢日弱。無論是個人感慨還是家國憂思,「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都具有普遍的概括力,寫出人們對美好事物即將消逝的惋惜和惆悵,故能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返回目錄

 

梅花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一 作者簡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他是著名政治家,宋神宗熙寧年間兩任宰相,推行新法,改革政治。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半山園。在文學方面,他也很有成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立意高遠,中心明確,議論透闢。他前期的詩歌多指陳現實,有感而發,語言激烈尖銳;晚年轉寫山水風光,更注重字句的推敲錘煉,又喜歡用冷僻的典故。這些風格,一方面繼承了唐代韓愈的奇險怪僻,另一方面亦影響了後來宋詩的發展。

 

二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知:遠遠便知道。

暗香:幽香,淡淡的香氣。

 

三 賞析重點

梅花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經冬不謝。這首詩描寫的正是梅花不畏嚴寒的風骨。在萬木蕭索的冬天,百花枯萎,惟有梅花不畏霜雪嚴寒,吐蕊開放,一枝獨秀。牆角開了一簇潔白的梅花,遠遠看上去好似一堆白雪,但有一縷縷淡淡的清香向詩人襲來,便知它不是雪而是梅花了。

詩的頭兩句寫梅花孤獨的處境。它並沒有生長在惹人注目的「中庭」,而是偏處院中一隅的「牆角」。「凌寒」一句,顯示了詩人對梅花高度頌揚。末二句寫梅花的色和香。詩人用「雪」來襯托「梅」,雪是高潔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潔以外,還具有雪所沒有的芳香的特質。這梅花不僅凌寒吐艷,而且在嚴寒中送出淡淡的香氣。由於梅花「不是雪」,嚴寒既壓不倒梅花的色,也壓不倒梅花的香,因此更突出了它「凌寒」的傲骨。古人常以梅花比喻那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高士;故有人認為,「凌寒獨自開」的梅花,是詩人對自己不同流俗的人格的寫照。

南朝蘇子卿有《梅花落》詩:「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王安石將他的詩意倒轉,構思更為巧妙,語言也更工整。詩人繼承前人而又獨出新意,可謂善於學習。

返回目錄

 

 

 

 

惠崇春江晚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一 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二 背景資料

這是蘇軾在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寫的一首題畫詩。他所題的,是宋初名畫家惠崇的一幅畫。惠崇是一位僧人,工畫水禽,特別擅長繪畫水鄉景色,點綴鵝雁、鷺鷥等,人稱「惠崇小景」。這首詩所提的畫,是一幅以春天景物為背景的鴨戲圖。《惠崇春江晚景》共二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此詩又題作《惠崇春江曉景》或《書儀所藏惠崇畫》。

 

三 注釋

晚:一作「曉」。

竹外:竹林之外

蔞蒿:粵[留好]。「好」字的陰平聲。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白萵,初生時其莖可食。

蘆芽:蘆葦的嫩芽,可食用。

河豚:一種海魚,肉味鮮美,但肝臟、生殖腺和血液有劇毒,要很小心處理才可食用。

上:春天,河豚由海入江產卵,隨湖水逆江而上。

 

四 賞析重點

一首好的題畫詩,能通過語言的形式再現畫面的形象、意境,但又不是對畫面簡單的描述,同時還要表現出詩人所獨有的思想、感情,蘇軾的這首詩便具備了這些特點。

首先詩人展示了惠崇這幅畫的畫面的布局:幾枝桃花處於竹叢之外,江中幾隻戲水的鴨子為畫面的主體。近岸處還有滿地蔞蒿和新出嫩芽的蘆葦。詩人想起河豚喜食蔞蒿、蘆芽,因而聯想到在這春天的時候,河豚大抵也準備由海入江了。

詩的前三句寫了六樣景物:竹子和竹外開放的桃花、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鴨子、佈滿地面的蔞蒿和新出嫩芽的蘆葦。這些應當都是畫中所有。分別來看,第一句寫的是地面景;第二句寫的是江上景;第三句寫的是岸邊景。從這三句詩,大致可以想見這幅畫的取景和布局。詩人精要地再現了畫面的形象,但他並沒有被原畫所囿,還表現了畫筆所難以表達的感覺和事物。詩人在欣賞惠崇這幅畫時所以產生「水暖鴨先知」的想像,是因為畫面本來有水有鴨,更從桃花開,蘆葦生所顯示的季節而想到江水的溫度和鴨子的感知。至於詩人之寫「河豚欲上」,則是靠經驗和判斷才能預言。詩人知道河豚食蒿、蘆便會長得肥美、初生的蒿、蘆又可作魚羹的材料,這是通過詩人的想像和聯想得之於視覺之外、得之於畫面之外的。

題畫詩是題在畫上的,應當做到詩與畫兩相輝映,成為珠聯璧合的整體;同時,作為一篇文學作品,它又應當離開了畫仍不失其獨立的藝術生命。今天,儘管人們早已看不到惠崇的這幅畫了,而蘇軾的這首詩卻依然是眾口傳誦的名篇。不必看畫,只從這首詩所再現的景物美、所創造的意境美,從詩人所表露對生活的感受,讀者自會被深深吸引,受到感染。

 

返回目錄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一 作者介紹

王維(公元692?—761),字摩詰,太原祁縣(今山西省祁縣)人,後遷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進士,早年在政治上有進取心。其後遇上安史之亂,安祿山攻下長安,王維被迫在他手下作官。亂平之後,王維被問罪降職,此後他不再熱衷仕途,天寶年間先後在終南山(在長安之南的武功縣)和輞川(在藍田縣)隱居,一邊在朝做官,一邊求隱皈佛,摩詰正是佛經中一位居士的名字,晚年過著恬靜閒適的生活。卒時約七十歲。

王維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藝術性很高,其中尤以山水田園詩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在繪畫、音樂、書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二 背景資料

本詩在唐代曾被譜入樂府,成為當時流行的歌曲,因為詩的首句有「渭城」二字,遂又名為《渭城曲》。這首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陽關三疊》。所謂「三疊」,一種說法是唱這首詩,會把末句反複重疊歌唱三次。另一種說法是樂工把這首詩原來字數一樣整齊的句子部份重複,變成字數不同的長短句子。唐代以後,歷代都有配合這首詩而寫的不同樂譜,直至今天,這首詩仍有人傳唱。

 

三 注釋

元二:人名,王維的朋友。

使安西:出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駐地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附近)。

渭城:在渭水北岸,長安西北,當時人們多在此送別從長安西行的人。

渭:粵[胃]。

朝雨裛輕塵:早上的小雨灑濕了地面的塵土。

裛:粵[浥],通「浥」。潤濕。

輕塵:飛塵。

客舍:供旅客投宿的地方,此指元二寄宿的客棧。

柳色新:柳樹經過朝雨的洗擦,翠綠的葉芽映照得客舍一片青色,使人感覺清新可喜。本詩青字的意境,可以參考「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句。

更:再。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是古代出塞要道。

故人:老朋友。

 

四 賞析重點

在唐代,一般從長安出發送人西行,到渭城大概是黃昏時分了;在渭城停留一夜,翌日再送行人上路;相信王維送朋友元二,情況也差不多。詩的開頭略去了由長安到渭城的一節,只抒寫在渭城一宿之後,天色微明時詩人準備送朋友上路前的思緒感情。清晨一場細細的春雨過後,使渭城的路面變得很濕潤,纖塵不揚。路旁一家家旅舍,掩映在新綠的柳色中。臨別依依,詩人舉杯向友人勸酒:「請再乾一杯,西出陽關以後,您就沒有知交共飲了!」

詩的前兩句描寫送別場景。王維以他詩人兼畫家特有的敏銳目光,攝取雨後渭城春色作為這首送別詩的背景,別有一番情趣。渭城地處西北,冬春少雨多塵。一場春雨,滌淨塵垢,古城面貌煥然一新,道路潔淨,新柳翠綠,彷彿是天從人願,特意洗淨浮塵,為遠行的客人送行。詩的後兩句抒寫惜別情意。詩人對勸酒這一特寫鏡頭,著力進行描寫。「勸君更盡一杯酒」,看似一句普通的勸酒辭,卻滲透了詩人真摯的情誼。「更」字表示朋友的酒已經喝得不少了,該準備起程,可是送行的人還要請他再飲,這把離別的一刻,不忍分離的惜別心情,刻劃得細緻入微。「西出陽關無故人」,說明勸君「更盡」的原因,同時也點出題意。「西出陽關」,表明客人將出使安西,征程萬里。「無故人」,既暗示西域的荒漠,又蘊含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捨。

這首詩所採用的意象並不新穎,客舍、楊柳、餞行酒都是古人送別詩裏常見的熟事熟景;先景後情的佈局也不是特別精巧,但平平道來,沒有過份的傷感,只流露出真摰而含蓄的感情,方是這首詩歷代傳唱不衰的原因。

返回目錄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作者簡介

李綱(公元1083—1140),邵武(今屬福建省邵武縣)人。宋徽宗政和二年進士。靖康元年(公元1126),他鎮守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擊退了金兵的入侵。南宋初期曾任宰相,規劃革新內政,以增強抗金的力量;後來遭到朝廷中主和派的排擠,被迫罷相流放。他一生憂國憂民,以天下安危為己任,留下了一些富有愛國思想的作品。

 

  背景資料

建炎二年(公元1128),李綱為相七十日,罷相流放鄂州(今湖北省武昌市)。四年後,太學生陳東等向朝廷上書請命,要求讓李綱官復原職,事情失敗,陳東也因此被殺,這時的李綱處境更加艱險。這首詩寫於紹興二年(公元1132),是他謫居時心境的真實寫照。

 

三 注釋

實:充實。

千箱:許許多多官府的糧倉。

傷:可憐,同情。

眾生:老百姓。

不辭:不推辭。

羸病:瘦弱多病。

羸:粵[雷]。

殘陽:快要下山的太陽。

 

四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借病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表達了愛國情懷。

這頭病牛曾經耕耘過千畝土地,收穫的糧食填滿了數不清的糧倉。牠勞碌終生,晚年終於積勞成疾,可是又有誰來同情牠呢?但牠並不計較,因為在牠的內心深處,始終懷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只要普天下的老百姓能夠擺脫饑餓,即使疲病交加,累倒在殘陽之下,牠也心甘情願!

首句點出牛得病的原因。句中雖沒有一個「病」字,但致病的原因十分明顯:畝復畝,年復年,不斷耕作,必然氣力衰竭,百病叢生。首句連用兩個「千」字,它們並不表示確數,是極言數量之多。它在同一句中的反覆出現,強調了病牛的辛勞和對人類貢獻的巨大。第二句是詩人的責問,寫人們對病牛的「力盡筋疲」沒有一點同情,蘊含著一種不平之氣。

病牛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又得不到人們的理解和支持,顯得那麼孤獨、淒涼。但詩的格調並不因此而低沉。第三句以病牛的口氣說出志願,語調高曠,突破了自歎自憐的陳腔濫調。句中連用兩個「得」字,使語氣更為強烈。最後一句,詩人把病牛置於夕陽西下的慘澹背景中,既點出了牠已經經過一天的辛勞,又暗示牠生命逼近暮年,以此突出晚景淒涼之感。然而,句子以「不辭」起首,語氣顯得慷慨昂揚。以病牛心甘情願地累倒在殘陽下的形象,反襯出牠的理想是何等崇高和偉大。

詩中的「病牛」其實就是詩人自己的化身,他心懷天下,為國家為人民操勞一生,結果卻是空有一腔熱血,報國無計。他身處朝廷政治漩渦之中,屢遭排擠,最終落得去職流放的下場。這和病牛的經歷是多麼的相似!但即使這樣,為老百姓著想,他仍願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全詩運用象徵的寫作手法,寫病牛實際就是寫詩人自己,因而感情深切而真摯,純是發自肺腑的心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返回目錄

 

勉諭兒輩

周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日;紗娟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等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

 

一 作者簡介

    周怡(生卒年不詳),字順之,號訥溪,明代太平縣(在今安徽省黃山市)人。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進士,官至太常少卿。他以敢言直諫著稱,曾多次上疏彈劾權官嚴嵩等人;後因言獲罪,兩次下獄,屢遭貶官。

二 注釋

勉諭兒輩:勸勉教諭子侄一輩的人。

「由儉」二句:語出《司馬光家訓》

入:轉入。

思:考慮到。

費用:花費使用。

辦:置備、採購。

饞:粵[饞],貪吃。

有日:有衣食之日。後文「無日」、「有時」、「無時」意思類此。

 

三 賞析重點

中國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古人積累了大量的治家經驗,希望子孫們世代遵守,以保長久的幸福安寧。周怡在這裏所談的是「奢」與「儉」的關係問題。

生活原來儉樸,後來變得奢侈,這很容易適應,可是奢侈慣了再要過儉樸的生活就很困難了。如果吃飯穿衣時,想到食物、衣服得來不易,那麼就不會輕易浪費。置一頓好酒好肉的費用可以抵上幾天的家常飯菜;用一匹絲綢的價錢可以做幾件普通衣服,無論穿甚麼、吃甚麼,能果腹,能保暖就可以了,何必要貪圖吃好、穿好呢?要是能在不愁衣食的時候未雨綢繆,子子孫孫就會永保溫飽了。

 

返回目錄

 

 

雜說四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一 作者簡介

韓愈(公元72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八年進士。韓愈性情剛直敢言,元和十四年,唐憲宗欲迎佛骨入宮廷,群臣不敢反對,只有韓愈挺身而出,言辭激烈地上表力諫。其中說到信佛的皇帝不是得禍就是短命,憲宗閱後大怒,差點將他處死。他還具有一般文人少有的處理軍事的才能,曾輔佐宰裴度平定淮西,晚年又奉命成功地撫平了鎮州叛軍,因而蘇軾稱讚他「勇奪三軍之帥」。

韓愈大力倡導「古文運動」,反對當時單純追求形式的風氣,力倡三代兩漢的古樸文風。因為他提出明確的理論,本身寫文章時又能實踐示範,加上好友柳宗元等的響應,「古文運動」漸成氣候;他的散文後來更被列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

 

二 背景資料

「雜說」是文藝性較強的短篇論說文,不拘一格,類似現代的隨筆、雜感,以至報刊上的專欄雜文。韓愈有《雜說》四篇,是一組短論,皆托物寄意之作,這裏選的是第四篇。因所寫的是馬,所以後世也有把題目改為《馬說》。

 

三注釋

伯樂:本是星名,相傳是天上的掌馬星,後來借指擅長相馬的人。春秋秦穆公時,有一個叫孫陽的人,善於相馬,因此也被稱為「伯樂」。「伯樂」相馬的故事見《戰國策‧楚策四》。

千里馬:一天能走一千里的好馬。

名馬:好馬。

辱:受到屈辱。

奴隸人:地位低賤的傭人,這裏指馬伕。

駢死於槽櫪之間:指千里馬和普通的馬混在一起,一同死在馬棚裏。

槽:粵 [曹],餵牲畜飼料的器具。

櫪:粵 [礫],馬棚。

不以千里稱也:不因為能夠日行千里而出名啊。

一食:吃一頓。

或盡粟一石:有時要吃一石小米。

或:有時。

粟:小米,這裏泛指餵馬的飼料。

石:粵 [擔]古時重量單位,這裏不是實指。

食馬者:餵馬的人。

食:粵 [飼],同「飼」,作動詞用,餵養。與下文「而食也」及「食之不能盡其材」的「食」同。

是馬:這匹馬。

才美:指才能和好處。

不外見:不在外表上顯露出來。

見:粵 [現],同「現」。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要和一般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

安:怎能。

策:馬鞭。這裏作動詞用,泛指駕馭、役使。

不以其他:不用駕馭千里馬的方法。

不能盡其材:不能按千里馬的食量供給飼料。

不能通其意:不明白千里馬嘶叫所表達的意思。

執策:拿著馬鞭。

臨之:面對著千里馬。

其:通「豈」,難道。

邪:粵 [耶],語氣詞,表示疑問。

不知:不識。

 

 

 

四 賞析重點

唐代的讀書人,雖有機會藉科舉晉身仕途,但不少人屢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還是受到種種限制,不一定能施展自己的抱負,韓愈自己就經歷過這種遭遇。本文借馬與伯樂喻指在位者未能知人善任。通過千里馬不能遇到伯樂,說明許多具有才能的人,往往不能被賞識和任用,以致潦倒終身,默默無聞。

世上有伯樂這種善於相馬的人,然後才有日行千里的名馬。千里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因而雖有名馬,若交在不懂馬的馬伕手裏飼養,只能跟一般的馬匹無異,不能展露日行千里的本領,最終老死在馬棚之中。

千里馬有時一頓要吃一石小米,餵馬的人不懂得根據牠的需要去餵養,這樣即使牠本可日行千里,但吃不飽,力氣不足,牠超凡的才能就不能表現出來,甚麼連普通的馬也不如,又怎能要求牠千里路呢?

策馬時不能用正確的馭方法,餵養又不能滿足牠的食量,馬嘶叫時又不明牠要表達的意思。拿著馬鞭面對著千里馬,卻慨歎天下無好馬。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人們不懂相馬而已!

這篇文章邏輯嚴謹,說理有力。全文分三個自然段,第一段指出千里馬不遇伯樂,就會被埋沒、糟蹋,說明伯樂的可貴之處在於識馬。第二段說明千里馬離開了應有的飼養環境,就不能施展牠的才能,進一步論證識馬的重要性。第三段描述了那種不識千里馬而空喊「天下無馬」的庸人,與開頭提出識馬的重遙相呼應。全篇緊緊圍繞中心主線,層層深入地進行論證,給人警策的啟示。

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而通篇卻沒有一句提到人才。作者巧妙地設喻,把千里馬比喻為人才,把伯樂比喻為慧眼識英才的人,寓深刻的哲理於具體的形象之中。作者運用了這種託物寓意的表現手法,給讀者的印象便格外深刻。

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是簡煉、靈活。全文只有約二百字,可是我們讀了,覺得內容並不貧乏、不單調,這是因為行文不平板,變化多。例如文章一開始就採用開門見山的筆法,「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兩句,點明全篇主旨;接著筆鋒一轉,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是意思方面的變化。又如「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一節,文句有長有短,語氣有陳述有感歎,這是句法方面的變化。文章最後的一部分,用了「策之……」、「食之……」及「鳴之……」一組排比句,再用反問正答作結,更顯出句法使用的多姿多采。

本篇體現出韓愈文章的一貫特色,文筆矯健,遒勁有力,條理暢達,語言精煉。本文篇幅雖短,道理卻說得很透徹,是一篇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雜文。

返回目錄

 

朱子家訓(節錄)

朱柏廬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

 

一 作者簡介

    朱用純(公元1617—?),字致一,自號柏廬,明代江蘇省昆山縣人。父親朱集磺是明末的學者。明亡入清後,朱柏廬雖然只有三十七歲,但始終不願在清朝為官。康熙年間有人要推薦他參加朝廷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他堅持推卻。朱柏廬一生主要研究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有著作多種,其中以《朱子家訓》最有影響。

 

二 注釋

黎明:黑夜與白晝交接的一段時間。

即:就,立刻。

庭除:庭前階下,庭院。

既:已經。

門戶:房屋的出入處。

檢點:細心察看。

半絲半縷:此處泛指衣物。

半:極言其少。

絲縷:絲線。

恒念:經常想到。

物力:物資。

維:亦作「唯」、「惟」,語助詞,用於句首或句中。

未雨而綢繆:指凡事要預先準備,以防患於未然。出於《詩經‧豳風‧鴟鴞》,其中的「迨天之未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借一隻鳥的口吻說:趁天之未雨,去取來桑樹的根鬚,將巢穴的縫隙緊密地纏繞起來,以備陰雨之患。

臨渴而掘井:到了口渴的時候才挖井取水,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自奉:自己的生活消費。

留連:捨不得離開。

質:樸素。

瓦缶:一種瓦製的容器,小口大腹,俗稱瓦罐。

缶:粵[否]。

約而精:簡單而品質精純。

愈:勝過。

珍饈:珍貴的食物。

 

 

三 賞析重點

    這篇短文用了便於誦讀的對偶句式,表達了勤儉持家、杜絕浪費、講究生、飲食清淡等治家處世的樸素哲理,直到今天仍能給人啟示。

    每天清早,天還沒亮就起來,打掃庭院,務必使裏裏外外整齊潔淨。黃昏已過便休息,關好門窗上好鎖,一定要親自檢查一遍。我們吃飯喝粥的時候,應當想到稻米得來不易。我們穿戴整齊的時候,應當想到衣物製作過程之中,用了多少人力物力,這些物質實在得來不易。凡事要做好準備,防患未然,不要事到臨頭才想辦法。日常生活的支出,必須儉樸節約,宴請客人也要有所節制,不要通宵達旦。家裏的一切物件器皿質樸而潔淨就可以了,一個瓦罐子比貴重的器物更實用。飲食簡單而精純,蔬菜也許比貴重珍奇的食品更有營養。

    《朱子家訓》在內容上極為質樸,字字句句包含的都是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真知灼見,既符合儒家傳統的修身齊家之道,又切合立身處世的實際需要;它將這些樸素實用的道理,用整齊流暢的形式表達出來,令人易於記誦,故能深入人心。

返回目錄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