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至

2.長歌行

3.涼州詞

4.題西林壁

5.元日

6.早發白帝城

7.相思

8.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江雪

10塞翁失馬

11折箭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一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陽,後遷居河南鞏縣。杜甫出身於書香世代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初唐名詩人杜審言。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漫遊吳、越一帶(今江蘇省、浙江省)。二十四歲赴洛陽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心裏很不愉快,又再到齊、趙(今山東省、河北省)等地漫遊。三十四歲的時候,他到了長安,在這裏住了近十年。透過他精微的觀察,發覺在這表面繁華的盛世,內部黑暗重重,皇帝荒唐,宰相貪污,政治腐敗,危機一觸即發。天寶十四載,安祿山攻陷長安,杜甫逃至鳳翔,謁見肅宗,得了一個左拾遺的官職。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棄官並移居成都,在浣花溪畔,築浣花草堂居住。晚年攜家眷離開四川,病死湘江旅途中。

杜甫的一生,經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這五十幾年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大時代。前有安史之亂,後有吐蕃入侵,地方上的動亂更是不勝枚舉。杜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及當時社會的面貌,因而被稱為「詩史」。杜甫透過他的作品,處處表現了他忠君愛國的情緒,故後世尊他為「詩聖」。

 

二 背景資料

這首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當時杜甫居住在成都草堂,除了幾個知己,他很少與人交往。一日,親友崔明府來訪。明府,在唐代是對縣令的尊稱。杜甫的母親姓崔,一說崔明府是他母家的親戚,一說是他的舅氏崔頊。無論如何,有客來訪,詩人都感到喜出望外,便寫下了這首詩歌,記述歡敘暢飲的情形。

 

三 注釋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的「草堂」座落在浣花溪畔,周圍流水曲折環繞,風景優美。

舍:房屋,此指「草堂」。

春水:春天漲滿的溪水。

但見:只見。

鷗:一種水鳥,翅尖而長,善飛翔,能游泳,羽毛一般灰、白色,頭大,嘴扁,?捕食魚類。

花徑:指院內兩邊栽了花的小路。

緣:因。

客:泛指一般客人。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即簡陋的門。

君:指崔明府。

盤飧:菜餚。

飧: 粵 [孫],熟食。

市遠:離市集太遠。

無兼味:菜餚只有一樣,沒有第二樣。

樽酒:指酒杯中的酒。

樽:本作「尊」,酒杯。

舊醅:不是新釀的酒。

醅: 粵 [胚],未經蒸濾的酒。

肯:願意。

隔籬:隔著籬笆。

呼取:呼來。

取:語助詞,等於「得」。

盡餘杯:把剩餘的酒喝光。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是對崔明府來訪的紀實,詩中表現出一種不期而遇的興奮和喜悅,從中可以看出二人交情之深。

冬去春來,環繞草堂南北的溪水漲滿,只見一群群鷗鳥天天飛來作客,朋友卻沒一個到訪,難免有幾分寂寞。忽聞崔明府快要光臨,來不及掃淨院落,趕緊打開簡陋的大門,迎接嘉賓。儘管因距離市集遙遠,未能多備菜餚;也由於家境並不富有而沒有上好的美酒,為了喝得酣暢盡興,還徵得客人同意,隔 籬笆把鄰居老翁叫來共飲自釀的濁酒,賓主其樂融融。

詩的第一、二句寫景。春水環抱,鷗鳥低翔,既寫出草堂環境的清幽,又流露出詩人的離俗隱居心境。「但見群鷗日日來」,暗示門庭冷落,為「客至」的欣喜巧作鋪墊。第三、四句寫準備迎客,切入正題。兩句文義互補,即「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打開,「今始為君開」,這種修辭方式叫作互文見義,表示自己很少接待客人,對崔明府的來訪特別熱烈歡迎。第五、六句寫待客。貴賓光臨,自當盛情款待,然而桌上「無兼味」,杯中「只舊醅」,只因「市遠」、「家貧」,毋須掩飾自己的窘迫。詩人既表達了歉疚之意,同時也進一層寫出和崔明府親密無間的情誼。第七、八句,是第五、六句的延伸,繼續寫待客,但從另一方面來筆。詩人提出邀請鄰居共飲助興,又增一層款客的熱鬧高興。這一細節,看似閑筆,卻把席間熱烈的氣氛推向高潮。「隔籬呼取」,把詩人敦親睦鄰的熱情表現,寫得極為細膩逼真。

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故人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字裏行間散發出濃郁的人情味。詩人透過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對客人不落俗套,坦誠相處的真摯情誼。

 

返回目錄

長歌行

佚名(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一 作者簡介

樂府歌謠產生於漢代,其來源是仿效周恣的到各國諸候國樂習民間詩歌,以便知道民間的疾苦。武帝時設有「樂府」這一個官方機構,負責採集民間歌謠,製成樂章,在宮中唱誦,作為宮庭的娛樂。後來人們把「樂府」所整理的歌辭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詩因採自民間,故亦稱為「樂府民歌」。

漢代以來,許多作家也模仿樂府民歌的風格創作詩歌,樂府詩逐有民間創作的,也有文人創作的。「樂府」漸成一種文學體裁。

 

二 注釋

葵:向日葵。

晞:粵 [希],曬乾。

陽春:春天和暖的陽光。

布:通「佈」。分施。

德澤:恩惠。

生光輝:閃耀著生命的光輝。

焜黃:指植物色衰枯黃的樣子。焜:粵 [君],焜字解光亮。焜黃是光澤晦暗,比喻枯黃的樣子。

華:同「花」。粵 [花]。

百川:許許多多的河流。

東到海: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江河的水源又多發源於西部,所以河流多由西向東流到海裏。

復西歸:海水由東向西從大海逆流回河裏。比喻時日也是一去而不復返,無法倒流回來的了。

徒:只有

 

三 賞析重點

「行」是樂曲的意思。「長歌」指長緩的歌聲,多用來表達深沉的感情。這首詩詠嘆萬物盛衰有時,惋惜時光的流逝,提出應該在少壯時及早努力,奮發有所作為。

這首詩先從寫景入手,描寫園中生長 青鮮嫩的向日葵,花葉沾滿露水,正等待著太陽把露水曬乾。繼而轉入對植物生長普遍的描述:自然界萬物一如向日葵在春天享受陽光的照射和露水的滋潤那樣,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秋天一到,隨之而來的卻是花葉枯黃,滿目凋零。自然界的這些變化,很容易引起人們對人生的聯想和慨歎。人的青春如同春天的青葵,終有枯萎的時候;人的生命也像滾滾東逝的河水,奔流到海不復回,所以一定要珍惜大好青春和有限的生命,努力向上,實現自己的理想,免得到老年時,要為自己虛度年華,一事無成而後悔。

《長歌行》用了傳統詩歌兩種最常見的寫作手法,就是「比」和「興」。「興」是「起」的意思。詩人看到了某種景物而產生了某種感觸,然後對這景物加以描繪,用作詩的開端,故「興」有起頭和觸發情思兩層意思。這首詩的開頭,詩人因為看到園中的向日葵而產生青春易逝的感觸,這就是「興」句。「比」就是比喻。《長歌行》雖然說的是人生道理,但並不是用說教的形式,而是用恰當的比喻作具體的描繪,舉出青葵到了秋天終會枯萎,所有河流都東流入海而不西歸的事實,說明人生和青春也一樣,永遠不可能再返老還童、青春永在。最後兩句,明確道出這首詩的主旨,勉勵人在少壯時應及早努力,免得到了年紀老大時才徒然悲傷。

這首詩通過自然界的常見事物,說明深刻的人生哲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千古名言,給人無限警惕。

 

返回目錄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 作者簡介

王之渙(公元688—742),字季凌,唐代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他曾為官,但被人誣陷,革去官位,於是過了十五年的漫遊生活,縱跡遍佈黃河南北。他的詩在當時非常流行,常被當時的樂工譜成歌曲演唱,可惜他只有六首詩歌流傳後世。他的詩以描寫邊疆風光著稱,意境開闊,感情奔放。

 

二 背景資料

關於這首詩,曾傳誦過一段「旗亭畫壁」的佳話。有一天,王之渙和他的詩友高適、王昌齡,一起來到旗亭飲酒,碰巧有十幾個歌女也在那裏賣唱。於是,三人私下約定,看歌女唱誰的詩最多,就說明誰的詩最受歡迎。結果,歌女先唱了兩首王昌齡的詩,王昌齡高興地在牆上畫了兩道記號。接著,歌女又唱了高適的一首,高適也在牆上畫上一道記號。這時還沒有人唱王之渙的詩,他未免有點掃興,於是便對他們說:「如果那位最漂亮的歌女不是唱我的詩,我就不跟你們比高低了。如果她唱我的詩,那你們就得拜我為師。」果然,這位歌女開腔唱第一首詩歌,便是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接著 又一連唱了他的另外兩首詩,因此王之喚感到非常得意。

 

三 注釋

涼州詞:又稱《涼州曲》,唐代樂府曲名,是歌唱涼州一帶邊塞生活的歌詞。涼州,在今甘肅、寧夏一帶,因那裏氣溫低而得名。

遠上:遠遠接上。形容黃河連綿不斷,望去直接天邊,故謂之「遠上」。

一片:這裏是「一座」的意思,含有孤單的意味。

萬仞:萬丈。

仞: 粵 [孕],一仞相當八尺。

羌笛:西域樂器,直吹如簫,三孔,漢時傳入中國。

何須:何必。

楊柳:在這首詩裏有兩層的意思。古人有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柳」諧音「留」,贈柳表示留念),因此楊柳和離別容易引起聯想。另一方面,亦可以指古時一首名為《折楊柳》的笛曲。

不度:不過。春風不度指邊地寒苦和孤寂。

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面,是當時涼州最西境,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寫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於怨苦中仍見盛唐意氣昂揚的氣象。

在那塞外,蜿蜒的黃河在廣闊的黃土高原上向地平線伸展,一眼望去,彷彿和天際雲端相接。環顧四周,蒼茫的天地之間除了一座孤城外,只有高峻的山巒聳立在它的背後。忽然從遠處傳來嗚嗚的羌笛聲,是那樣哀怨,叫人心碎。士兵好像埋怨這裏荒涼,連青青的楊柳也沒有一棵。其實,潤澤萬物的春風是不會吹過玉門關的,何必又吹那哀傷的《折楊柳曲》呢?

詩的前兩句寫邊塞景象。上句明明是寫黃河之水由上游流向下游,詩人卻說「遠上白雲間」,仿佛是由下而上注入雲端,這似乎不合情理,卻真實地寫出了詩人在黃土高原由近及遠眺望黃河雄闊蒼涼的特殊感受。下句以「萬仞山」襯托「一片孤城」,更顯邊城的孤獨。詩的後兩句轉入抒寫征人的哀怨以及詩人對他們的寬慰。邊塞的荒涼寂寞,自然會引發征人的離愁別怨,他們吹笛解憂,以一曲哀怨的《折楊柳曲》抒發內心愁苦,追憶親人折柳送別難忘一刻。面對此景此情,詩人百感交集,他用深切同情的筆調安慰遠離家園的征人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的「怨」字寫出鎮守邊關的士兵無法排解的愁苦,又流露出詩人對他們的無限同情。「春風不度」除了實寫邊塞自然景象的荒涼外,又借此比喻朝廷不關心戌卒的艱苦生活,對遠出玉門關戌守的士兵不給予足夠關顧。這是用了雙關的手法,寄寓了無比深沉的感慨。

這首詩由景入情,極力描繪邊地的荒涼、苦寒,反襯出征人戌邊落寞思歸的情緒,情調悲壯蒼涼,但境界卻是開闊雄渾,很有氣勢。它在當時已是膾炙人口,後來更有人評它為唐代絕句壓卷之作。

返回目錄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 作者簡介

蘇軾(公元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進士。雖與王安石同出歐陽修門下,但政見不同,反對王安石的新黨所推行的變法,在政治上屬於舊黨。在新黨執政時,他屢遭貶謫,先後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結果卒於常州。

蘇軾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稱「三蘇」,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蘇軾在詩、詞、賦、書法等各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作品視野廣闊,風格豪邁,個性鮮明,意趣橫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之一。

 

二 背景資料

元豐七年(公元1084)蘇軾由黃州(今湖南省黃岡縣)改貶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他動身時先南下九江,遊覽了廬山。他在廬山所作的詩共有七首,這一首《題西林壁》是他遊遍廬山之後,對廬山全貌所作的總結性題詠。

廬山,又名匡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風景奇秀,其中瀑布更是名傳天下。不少詩人都曾遊覽廬山,並留下吟詠廬山的作品,著名的有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蘇軾此詩也非常著名,決不在李白之下。

 

三 注釋

題西林壁:題詩在西林寺的牆壁上。

題:書寫。題壁,即寫在牆上。

西林:即西林寺,在廬山西北麓,始建於東晉,宋代改名乾明寺,是廬山著名的古剎之一。

橫看:正面看。視線在平面兩邊張望謂之橫看。

嶺:沿一定方向橫向伸延的山體。

峰:山的尖頂。

遠近高低: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角看廬山。

各不同:指從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看到的廬山景象也不同。

真面目:指廬山的整體面貌。

緣:因為。

 

四 賞析重點

蘇軾遊覽廬山十餘天,遊程所至達全山十分之五六,在他遊覽了廬山勝景之後,總結經驗,寫下了這首寓哲理於景物之中的詩歌。

廬山美景,千姿百態。詩人從正面看,覺得它是起伏綿延的山嶺;從側面看,又覺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隨著距離的遠近,視線的高低等不同角度去欣賞,廬山在詩人面前呈視了不同的風貌,讓他有目不暇給之感。但他卻慨嘆自己不能認識廬山的全貌,只因為身處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廬山的局部而已。

第一、二句寫詩人遊廬山時所見的景象。他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廬山,步移景換,寫出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橫看」和「側看」兩個角度作對比,得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一成嶺,一成峰,讓讀者一開始便能感受到廬山面目變化之大。第二句「高」、「低」、「遠」、「近」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既然詩人曾經從各個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賞廬山,該對它十分認識,可是詩人卻在第三句說:「不識廬山直面目」,使讀者大為錯愕。其實,這才是詩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到廬山遊覽之後,有人問他:「你對廬山認識有多深?」他會答道:「當然十分清楚,我親自去過的呢!」這樣回答好像沒有錯,但他所見的其實只是在某些角度下所見廬山的面貌而已。

詩人經過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對廬山各個局部片斷都了然於胸,但他卻慨嘆總是不能把握廬山的整體面貌。正因為他身處其中,只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它,所以就「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看到廬山的全景。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陷入迷惘,而是作了進一步的思索:人的認識是相對的,有局限的。通過對廬山面貌的探索,他認識到「當局者迷」的道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對人們有深刻的啟發,成為千古名句,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認識事物的全貌。

這首詩沒有用一個難字、僻字,更沒有運用典故,但其中又蘊含哲理,寓意深刻而又不故作高深,故能雅俗供賞,贏得了歷代讀者的喜愛。「不識廬山真面目」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熟語。

返回目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一 作者簡介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北宋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市)人。他是著名政治家,宋神宗熙寧年間兩任宰相,推行新法,改革政治。晚年退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半山園。在文學方面,他也很有成就,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立意高遠,中心明確,議論透闢。他前期的詩歌多指陳現實,有感而發,語言激烈尖銳;晚年轉寫山水風光,更注重字句的推敲錘煉,又喜歡用冷僻的典故。這些風格,一方面繼承了唐代韓愈的奇險怪僻,另一方面亦影響了後來宋詩的發展。

 

二 注釋

元日:一年的第一天,即農曆正月初一。

一歲除:一年過去了。

屠蘇:酒名。中國古代風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弔在井裏,元旦日取出來,全家按次序由幼小以至尊長喝屠蘇酒。

曈曈:太陽初昇,由暗而漸漸明亮的樣子。 曈: 粵 [童]。

桃 / 符:桃和符都是指「桃符」。古代風俗,元旦日用桃木板繪神荼、鬱壘兩個神像,懸掛在門上,說是能驅邪;後來逐漸為春聯代替。

三 賞析重點

這是寫農曆新年的詩。詩人把歡樂熱鬧、萬戶更新的迎春氣象,生動地描繪出來。 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春風吹拂著,彷彿把陣陣暖意吹進了屠蘇酒,闔家大小喝了,頓時感到暖洋洋。旭日初昇,千家萬戶都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中。在元旦這一天,人們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除舊迎新。 首句以爆竹聲作襯托,直接點出「一歲除」,緊扣題目「元日」。第二句承上而來,寫元旦喝屠蘇酒的習俗。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身上有暖意。詩人匠心獨運,把這種暖意的來源,說成是春風所致。春風把溫暖吹進屠蘇酒,屠蘇酒再把暖意送給人們。透過飲酒,人們感受到春天的溫暖。這樣的運思,婉轉曲折,非常巧妙。第三句進一步循「送暖」這一層意思發揮。初昇的太陽照遍了千家萬戶,自然帶來溫暖。更重要的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天,旭日光輝燦爛,讓人感到萬象更新,充滿希望。人們去舊迎新的心理,在最後一句得到充分的反映。他們急不及待,把舊的桃符摘下,換上新的一對。其中一個「總」字,顯示家家戶戶都興高采烈地迎接新春,祈望新春帶來新的幸福,是每個人的希望。 在這首詩中,詩人抓住了春節時人們喜慶活動的幾個典型細節,簡潔地表現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更重要的是他具體地刻畫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待,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信心,是古來寫時令佳節的代表作之一。

返回目錄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祖先在隋末被放逐到碎葉(今中亞地區)。李白的出生地尚無定論,只知他少年時居於四川青蓮鄉。廿六歲以後離開四川,到處漫遊,求仙訪道,又好擊劍任俠。四十多歲時進京,曾獲唐玄宗賞識,但後因得罪權貴而失意離京。安史之亂時,李白被永王 李璘延攬為幕僚,後來永王起兵造反,李白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幸中途遇赦。晚年依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最後病逝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對各種詩歌體裁都能充分掌握,特別擅長樂府歌行和絕句。他為人狂放不羈,詩亦如其人,熱情奔放,直抒胸臆,信口成篇,完全沒有雕琢的痕跡。他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每以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像和豪放的語言,構成各種豐富的意象。由於他的詩歌風格浪漫飄逸,所以後人尊稱他為「詩仙」。

 

二 背景資料

李白因永王璘謀反受到牽連,幸得郭子儀等營救,才免去死罪,改判流放夜郎。在往夜郎途中,行至夔州白帝城(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山上),忽聞獲赦,李白立即乘船東下,經過長江三峽,直抵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距白帝城約1200里)。這首詩便是寫他當時的情況。

 

三 注釋

朝辭:早上辭別。

彩雲間:白帝城在長江上游,建在山上,地勢比較高,坐在船上看,就好像在色彩繽紛的雲裏。

千里:江陵距白帝城約1200里。

猿聲:據古書記載,三峽兩岸都是高山,山上有很多猿猴,乘船經過常可聽到牠們的叫聲。

不住:不盡、不停。

輕舟:輕快的船。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生動地表現長江三峽的風貌,並將行舟的輕快與詩人的心情結合起來,表達出詩人遇赦後的興奮與喜悅。

詩人早上出發,告別了彩雲滿天的白帝城,乘船順流東下。雖然江陵跟白帝城相距一千多里,但水急船快,舟行如飛,一日時間已可到達。耳邊猿猴的叫聲還在迴盪,輕快的小船已經駛過萬嶺千山。

第一句緊扣詩題,交代了出發的時間、地點。「彩雲間」既寫出白帝城地勢的高崚,也寫出詩人動身時朝霞滿天的美好景色,用以烘托詩人當時興奮、愉快的心情。第二句用「千里」和「一日」兩個表示距離和時間的數量詞作鮮明對比,突出路途之遙和時間之短,反映水流之急與船行之速。一個「還」字點明是遇赦返回,可以想像詩人在欣悅之餘,自然歸心似箭。第三、四句借三峽兩岸的環境特點,進一步烘托出詩人的喜悅心情。兩岸的猿啼,啼聲淒厲,本來引人下淚,但作者心情舒暢,但覺啼聲未絕,萬山已過。那個「輕」字,既寫船行輕快,也寫詩人心情輕鬆。

詩歌高度概括了長江三峽特有的風貌和氣勢,像幾個優美的電影鏡頭似的,讓讀者看到最需要看的、最耐於聯想咀嚼的片斷。浮在長江上的一葉扁舟,比箭還快;白帝城剛才還站在雲端,一眨眼就脫出視野之外,只見兩岸青山一排一排飛快後退,山上猿聲此起彼落,宛如為詩人東歸而列隊歡送。轉眼之間,船已飛過無數參天拔地的奇峰。江行此時之景,詩人此際之情,在二十八個字中,恰好完滿說盡。全詩寓情於景,節奏明快,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返回目錄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作者簡介

王維(公元692—761),字摩詰,太原祁縣(今山西省祁縣)人,後遷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進士,早年在政治上有進取心。其後遇上安史之亂,安祿山攻下長安,王維被迫在他手下作官。亂平之後,王維被問罪降職,此後他不再熱衷仕途,天寶年間先後在終南山(在長安之南的武功縣)和輞川(在藍田縣)隱居,一邊在朝做官,一邊求隱皈佛,摩詰正是佛經中一位居士的名字,晚年過著恬靜閒適的生活。卒時約七十歲。

王維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藝術性很高,其中尤以山水田園詩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在繪畫、音樂、書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背景資料

古人常以紅豆寄託相思之情。關於紅豆,我國古代曾流傳過一些動人的故事。相傳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女子,她的丈夫戍守邊關,對抗秦國的侵略,很久也沒有回家。她非常想念丈夫,思憶成病,最後病死了。在她的墳墓上長出來的樹木,樹枝都指向丈夫所在的方向,後人就稱此樹為相思樹,這樹所結的果實便叫相思子。另一個傳說是:古代有一位女子,因思念丈夫而哭死在樹下,眼淚化為紅豆,故紅豆的種子又名相思子。

 

三 注釋

相思:彼此互相關心而又無法接近所引起的思念。

紅豆:紅豆樹,喬木,產於亞熱帶地方。它的種子鮮紅色,可作飾物,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來象徵相思。

南國:南方。

發幾枝:又長出多少新枝?

采擷:摘取。

采:「採」的本字,摘的意思。

擷:粵[揭],摘下,取下。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借紅豆表達相思情意的詠物詩。紅豆樹生長在南方,不知今年春天又長出多少新枝?但願對方多採一些,因為它最能寄託相思之情。詩人通過紅豆,把抽象的情意寄託在具體可感的形象之內。

詩的前兩句寫紅豆。第一句交代紅豆的產地,聯繫詩的第三句「願君多采擷」看,這一句還暗示他所掛念的友人身處南國。第二句「春來發幾枝」是詩人的發問,像是閒筆,其實意蘊相當豐富:一是問語口吻,隨意而親切,似與友人執手談心;二是形象地寫出紅豆結果實於枝頭的特點,既是對上句的補充,同時也承上轉下,使詩歌由「紅豆」自然過渡到「采擷」;三是對紅豆生長的關注,其實也就是側面表達了對身處南方的友人的關心。

詩人希望對方不要忘記自己,卻不明言。在詩的第三、四句,只叮囑友人採摘紅豆,自去體會紅豆所蘊含的相思之意。一個「多」字,一個「最」字,包含了詩人的熱情,卻仍只是圍繞紅豆來描寫,不讓感情直接表達出來,深得含蓄之妙。全詩以「此物最相思」作結,點出題意。末句「相思」與首句「紅豆」相呼應,既能切合「相思子」之名,又含相思之情,一語雙關。

全篇詩句一設問一祈願,一氣呵成,親切如話,感情卻又含蓄、細膩,是一首耐人咀嚼的小詩,在當時已被譜成歌曲,廣為傳唱。

返回目錄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一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祖先在隋末被放逐到碎葉(今中亞地區)。李白的出生地尚無定論,只知他少年時居於四川青蓮鄉。廿六歲以後離開四川,到處漫遊,求仙訪道,又好擊劍任俠。四十多歲時進京,曾獲唐玄宗賞識,但後因得罪權貴而失意離京。安史之亂時,李白被永王李璘延攬為幕僚,後來永王起兵造反,李白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幸中途遇赦。晚年依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最後病逝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對各種詩歌體裁都能充分掌握,特別擅長樂府歌行和絕句。他為人狂放不羈,詩亦如其人,熱情奔放,直抒胸臆,信口成篇,完全沒有雕琢的痕跡。他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每以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像和豪放的語言,構成各種豐富的意象。由於他的詩歌風格浪漫飄逸,所以後人尊稱他為「詩仙」。

二 背景資料

唐朝開元年間,年青的李白離開四川,在湖北一帶漫遊,結交了詩人孟浩然。孟浩然長李白十三歲,當時已名滿天下,李白對他頗為仰慕,兩人結成情誼深厚的忘年詩友。後來孟浩然要東下揚州,李白在黃鶴樓頭為他送行,寫下了這首送別詩,表達了他對故人的惜別之情。

三 注釋

黃鶴樓:古代名勝,舊址在今湖北省武昌市黃鶴磯上。請參看崔顥《黃鶴樓》【寫作背景】。
之:往。
廣陵:即揚州,在唐代是很繁榮的城市。
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
西辭:黃鶴樓在廣陵西面,「西辭」意指告別黃鶴樓東行。
煙花:形容春天絢麗的景物,柳似煙、花似錦。
下:指乘船沿著長江東下。
孤帆:孤零零的帆兒,此指孟浩然所乘的船。
碧空盡:消失在淺藍色的天邊盡處。
唯見:只見。
天際:天邊。

四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沒有一般送別詩的傷感。因為送者(李白)與行者(孟浩然)都是風流瀟灑的詩人,而孟浩然要去的又是繁華都會揚州;當時離別,雖然有點依依不捨,但兩人心情還是輕鬆愉快的,所以全詩境界開闊,透出一股清新明朗的氣息。 陽春三月,孟浩然跟好友李白在黃鶴樓辭行,然後乘船東下揚州。這時武昌正是春光明媚,江南名城揚州當會更美了。李白佇立江邊,目送漸漸遠去的白帆,直到帆影消失在碧藍的天水一色的盡頭,當時只見滔滔不斷的江水流向無際的天邊,心中充滿了離情別緒。 此詩開頭二句寫孟浩然,點明了出發的地點---黃鶴樓、出發的時間---三月、將要前往的目的地---揚州。「辭」、「下」巧妙地寫出了黃鶴樓和揚州分處長江上下游,一西一東的地理特點。「煙花」寫陽春時節,繁花似錦、新柳若霧的美景,令人心醉;在這樣的環境氣氛中離別,兩位老朋友該沒有一點悲傷和沮喪,只有依依不捨的情緒,也有祝願朋友此去一帆風順的心意。 後兩句寫李白送別的情景。「碧空盡」、「天際流」六字寫水天相接、帆影消逝,歷歷如在目前。讀者彷彿看到詩人站在黃鶴樓上,目送老朋友的船逐漸遠去;只見船由大而小,由清晰而模糊;然後連船也看不見了,只能看到「孤帆」;最後連「孤帆」的影兒也消失了。遠遠望去,地平線上,只見水天相接,一片浩渺蒼茫。「孤」字並不是說江上只有友人所乘的船,而是表現出詩人目送的專注,並透露了詩人對朋友獨自遠行的親切關懷。

這首詩立意在情,然而寫的卻全是景,詩人對朋友惜別的真摰感情,從寫景中滲透出來,含蓄而動人。全詩只有不捨的感覺,沒有不歡的情緒,李白對孟浩然深厚的友情,都體現在那富有詩意的凝視中。

返回目錄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一 作者簡介

柳宗元(公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貞元年間進士,曾因參與王叔文所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後被貶,卒於柳州刺史任上,世稱「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詩大都描寫自然山水,詩風與陶淵明、謝靈運相近。

二 背景資料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居永州(今湖南省零陵縣)時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詩人的自況。政治鬥爭失敗後,他被貶到永州,當一名毫無實權的閒官,感到十分苦悶;詩中孤獨漁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本人的寫照。但是詩人雖身處逆境,仍能以堅毅的意志面對人生。他在這段期間還寫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後人視之為山水遊記的典範。

三 注釋

絕:絕跡。
徑:小路。
人蹤:人的蹤跡。
蓑: 粵 [梭],蓑衣,用棕和草編織而成的雨衣。
笠: 粵 [粒],用竹或草編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太陽。

四 賞析重點

這首小詩,描繪中國南方的江鄉雪景。隆冬之際,所有山上見不到一隻鳥兒的影子,所有路上看不見一個人的蹤跡。下著大雪的江面上,只有一葉小舟,一個頭戴笠帽,身披蓑衣的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詩中的二十個字,只有最後一個「雪」字扣應題目,但前面十九個字所表現的景物,卻沒有一件不是和「雪」有關的。第一、二句用飛鳥、行人絕跡來寫雪地的景象。「千山」指周圍所有的山巒。山多樹木便多,自然雀鳥也多。可是嚴冬大雪,鳥兒或飛走或躲藏,一隻也看不見了。「萬徑」指周圍所有的大小道路。路多即地廣,行人自然也多。可是在寒天,所有的道路都已被大雪覆蓋,一個人的蹤跡也沒有。「千山」和「萬徑」包括了非常廣闊的區域,「絕」和「滅」二字寫環境的孤淒,簡直仿似天地的一切生物全部消失;擺在讀者面前的,是個無比酷寒、絕對死寂的雪的世界。詩的第三、四句,把畫面從遠處廣闊的山林、田野移到近處江上的船和人。「江雪」二字不僅點題,而且構成雪飛江流、水天迷茫的景色,再加一個「寒」字,點明風雪的凜冽;「孤」說明船只有一隻,「獨」說明人只有一個,在茫茫一片銀白的世界裏,無畏嚴寒、臨江獨釣的漁翁孤傲的形象,躍然紙上。漁翁的形象正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曲折反映出他在政治革新失敗後,不屈而又孤獨的精神面貌。

這首詩運用了白描的藝術表現手法。白描原是國畫的一種畫法,不加色彩,純用線條勾畫,使人物、景物輪廓清晰,形象鮮明。這種技法用到文學創作上來,即如本詩,不用華麗的辭藻、細緻的描繪刻劃,只用簡煉的文字,幾筆勾勒,便構成一幅雪天寒江獨釣圖,使人歎服。

詩人不但透過文字描繪畫面,還用聲音營造氣氛。這首詩押入聲屑韻,「絕」、「滅」、「雪」為韻腳,收音短促,與詩中極力狀寫的淒冷和幽寂的環境,十分配合,同時亦表達了詩人激憤不平的情緒。由於這首詩能有效地發揮了音韻的作用,詩人苦心營造的孤絕之感,便得到充分的體現。

返回目錄

 

塞翁失馬

劉安(淮南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一 作者簡介

劉安(公元前179—122),西漢沛(今江蘇省沛縣)人,漢高祖劉之孫。好讀書,才思敏捷,文帝時封為淮南王,武帝時因文才出眾得寵,他招集賓客方術士數千人,編成《淮南子》。

二 注釋

塞翁:住在邊境的老人。
善術:術謂方術,古代談吉凶福禍者。善解善長,善於推測、預卜吉凶福禍的人之善者。
馬無故而亡入胡:馬無緣無故逃到胡人裏去了。 亡?:逃走。 胡?:古時泛稱北部和西部的少數民族。
弔:慰問。
此何遽不為福乎:怎知就不會因此變成好事呢?
遽?: 粵 [巨],因此。
居數月:過了幾個月。
居?:相當於「經過」,表示相隔若干時間。與下文「居一年」的「居」同。
將:粵 [醬],帶領。
駿馬:良馬。
家富良馬:家中擁有很多好馬。
好騎:愛好縱馬奔馳。
折其髀:把他的大腿摔斷了。 折?:斷。
大入塞:大舉攻入邊境。
丁壯者:壯健的人。
引弦:拉開弓弦,引申為拿起武器。
死者十九:意謂十分之九的人戰死。
相保:一起保全了性命。

三 賞析要點

這則寓言寫一位邊塞老人對生活中偶然發生的福與禍的看法,說明仟何事情都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壞事能轉為好事,好事也能變成壞事,頗有道家哲學的意味。

塞翁的馬跑丟了,前來表示同情與安慰的人絡繹不絕,而塞翁卻說了一句異乎尋常的話:「怎知就不會因此變成好事呢?」似乎他對丟失馬匹並不很在乎。事隔不久,丟失的馬帶著塞外幾匹駿馬一同跑回來,當初的壞事終於變成今日的好事,前來祝賀的人又踏破了門坎。可是塞翁這時又說了另一句異乎尋常的話:「怎知就不會變成壞事呢?」果然,家裏有的是良馬,喜歡騎馬的兒子不久卻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誰知這次他又說這是件好事。不久,胡人入侵,強壯的男人都應征參戰,幾乎無一生還,唯獨塞翁的兒子因斷了一條腿,得以倖免,因而保全了性命。

返回目錄

 

折箭

魏收(魏書)

       

阿豺有子二十人,緯代,長子也。阿豺又謂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支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戮力一心,然後社稷可固。」

 

作者簡介

       魏收(公元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下曲陽(今河南省北晉州西)人。北魏時任散騎常侍,編修國史。北齊時任中書令兼著作郎,奉詔編撰《魏書》。

注釋

阿豺:南北朝時吐谷渾國王。

奉:進獻。

折:弄斷。

俄而:一會兒。

母弟:同母所生的弟弟。

汝曹:你們。

摧:折斷。

戮力:合力。

戮:粵[錄]。

社稷:古時用作國家的代稱。

 

 

賞析重點

       這段歷史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吐谷渾國王阿豺臨終對兒子的囑咐。

       阿豺有二十個兒子,臨終時叫每個兒子給他一支箭。接命弟弟慕利延把其中一支箭折斷。慕利延輕易做到。阿豺又命他把餘下的十九支箭一起折斷,慕利延便辦不到了。阿豺便告誡兒子:力量分散容易被折斷,團結一致就難被摧毀。同心為國效力,國家才會穩固。

       生離死別之際,要交代的事情該很多,阿豺的遺訓卻很特别。面對眾多的兒子,他並沒有逐個訓誡,而是採用「折箭」這樣具體的事例來說明穩定國家的道理。他身為國王,在他死後,將會出現許多問題。歷史有太多的教訓,如果王室內部發生權力爭奪,必然導致國亡家破的局面。阿豺的二十個兒子對皇室來說,既是寶貴的人力資源,但也可能成為禍患的根源,關鍵在於他們能否和睦相處。因此,阿豺在臨終前要讓他們了解團結的重要。他的說理方式既簡潔又生動,能起促人深省,翻然頓悟的效果。

       透過「折箭」這個故事,可謂充分地得說明了「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

返回目錄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