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詠鵝

2.                    春曉

3.                 遊子吟

4.                 靜夜詩

5.                  江南

6.                 敕勒歌

7.                揠苗助長

8.                一年之計

9.   周處除三害

 

詠鵝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作者簡介

       駱賓王(公元640—684),唐朝婺州義烏(今浙江省義烏縣)人。早年曾任一些小官,不久因上書議論政事,觸怒了武則天,被捕下獄。後徐敬業舉兵反對武則天,駱賓王代他作討武氏檄文,力陳她的罪狀。徐敬業失敗後,駱賓王不知所終。他是唐朝初期傑出的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並稱「初唐四傑」,擅長七言,五言也不乏佳作。他的詩多悲憤之詞,音調雄渾,氣魄悲壯。

 

背景資料

       駱賓王少負才名,相傳這首詩是他七歲時所作。

 

注釋

曲項:項是頸的後背。彎曲的頸項。

清波:清澈的水波。

 

賞析重點

       這首詩描寫鵝兒在春天浮游的情景。鵝的頸項又長又彎,牠們伸長脖子「哦哦哦」的叫,就像引吭高歌一般。牠們的羽毛雪白,在清澈碧綠的水面上慢慢游動,紅色的腳掌不時撥動水波,神態是那麼悠閒自得。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兒童的心靈和角度來看事物,流露出童稚的敏感與天真。首句連用三個「鵝」字,既可說是模擬鵝兒的叫聲,也可說是描寫小孩正指遠處的鵝兒歡呼「鵝!鵝!鵝!」的情境。小孩子對眼前的發現驚喜雀躍,使讀者也能感受到他當時的興奮和喜悅。往下詩人細細地觀察及描寫鵝的外貌:鵝的羽毛是潔白的,一雙紅色的腳掌在碧綠的水面下掩映,悠閒地划動。「白鵝」、「綠水」、「紅掌」,構成了一幅顏色鮮亮的圖畫,令人賞心悅目。整首詩語言簡單而形象鮮明,符合兒童觀察事物時的心理特徵,率真可愛。

返回目錄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作者簡介

       孟浩然(公元689—740),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市)人。唐代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作家之一。年青的時候在家鄉鹿門山隱居讀書,到了四十多歲,才到京城長安應考進士,想求得一官半職,一展政治抱負,可惜願望未能實現,但和王維、李白、王昌齡等結成了詩友。孟浩然失意於功名,便到了江南一帶名山大川漫遊,然後再回故鄉隱居,所以他的詩,大多以漫遊中的景物風光及歸隱時的山水田園生活為題材。他在當時已很有詩名,李白、杜甫都很欣賞他。

 

注釋

春曉:春天的早晨。

不覺曉:天亮了都不知道。

啼鳥:鳥兒的鳴叫聲。本應說「鳥啼」,但為了與第一、四句「曉」、「少」押韻而倒裝。

夜來:一夜裏。

花落:花瓣被打落。

 

賞析重點

       這首詩選取了春天清晨醒來的片刻感受來描寫,表現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寄寓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春夜酣睡,不知不覺天亮了,耳畔傳來的是處處歡叫的鳥兒啼聲。想起了昨夜聽到連綿不斷的風聲雨聲,再回溯到昨夜的風雨落花,層次分明,婉轉曲折,而又一氣呵成。

       詩人寫景,不用一般的手法,直接描寫眼見的景物,而是通過聽覺和想像去刻劃,使詩意含蓄蘊藉,耐人尋味。詩的首句點題,寫出春暖人慵,詩人因酣睡而不筧天曉的真實感受。第二句「處處聞啼鳥」,通過聽覺來渲染「春曉」的特徵;百鳥啁啾,這正是曉晴時特有的自然現象。這句也補足了第一句的意思,正是「處處聞」的鳥啼,才將詩人從夢中喚醒。第三、四句從「風雨聲」這聽覺所得的聲音,聯想到「花落知多少」的視覺畫面。昨夜在風雨聲中入睡,是憶述,「花落知多少」是料想,因醒而未起,不曾親眼看見,所以用了一個問句;詩人想像花可能落了很多,但卻希望它少落一點,這一「多」一「少」,含蓄地反映了詩人愛惜春花的心情。

返回目錄

 

遊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作者簡介

       孟郊(公元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唐代詩人。早年隱居於嵩山,閉門苦讀,但屢試不第,四十六歲才中進士;後來做過一些小官,終其一生並不得志。孟郊為人耿介孤直,不善交際,但與韓愈一見如故,結為終生摯友。他的詩作多五言古詩,擅長抒寫清寒、愁苦、悲淒之情,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背景資料

       孟郊中進士後,過了四年,才謀得溧陽(今江蘇省南境)縣尉之職。在他任職其間,母親來到溧陽。這首詩是為迎接母親而作的。孟郊一生窮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這樣一個卑微的職位。但不管怎樣,飽嘗世態炎涼的詩人,終於享受到奉養慈母,共聚天倫的日子。在不盡人意的人生旅途中,詩人愈發感到親情的可貴。於是,他滿懷深情地寫了這首母愛的頌歌。

       「吟」是古樂府的一種體裁,以抒寫憂傷、慨歎悲涼的情緒為主。但唐以來有不少自立新題的作品,在內容上也不再以抒寫悲憂之思,吁嗟慨歎為限。《遊子吟》是孟郊自製的樂府詩。

 

注釋

遊子:離家在外地遠遊的人。

  :作動詞用,表示心想。

寸草:小草,詩中比喻兒女。

三春暉:詩中比喻母親的養育之恩。

三春:農曆一至三月是春季,三春即三月。三月的陽光是和暖親切的。

  :陽光。

 

賞析重點

       這是一首歌詠偉大母愛的詩。詩中的慈母一針一線地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製衣服。快到兒子出門的時候,母親手不停的一針接一針密密的縫,生怕耽誤了他的行期;另一方面,又怕他遠遊在外,遲遲不能回來。對於如春天陽光般溫暖的母愛,區區小草似的兒女孝心又怎能報答於萬一呢?

 詩人選取當時一個典型的生活細節慈母為兒子趕製衣服,將母愛這樣抽象的感情,具體地表現出來。詩的開頭兩句,即點明了「慈母」與「遊子」之間的關係。母親手中的線,變成了兒子身上的衣服,「線」和「衣」兩個字,把母子二人的心緊緊地連繫在一起。第三、四句直 慈母愛子之心,「密密」二字,傾注 母親給兒子的全部關懷和愛護之情,她不知疲倦的辛勤勞作,母愛便寄託在細密的一針一線之中。最後兩句,寫兒女對母親的感情,全用比喻。春陽的薰育無微不至,孝子的心意卻細如原野上小草,日日接受陽光的照射,對感謝陽光的表示,實在微不足道。所以「寸草」不能報答「春暉」的照顧,比喻子女難以報答母親的恩情,這樣的心意,是用反問的語氣和句式提出,再正面地作出回答,給人深刻的啟示。

 

這首詩語言通俗,風格淳樸,但藝術表現方法並不粗陋,一、二句對偶,三、四句用疊字,五、六句設問、比喻兼用,使詩歌更具感染力。

返回目錄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 作者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祖先在隋末被放逐到碎葉(今中亞地區)。李白的出生地尚無定論,只知他少年時居於四川青蓮鄉。廿六歲以後離開四川,到處漫遊,求仙訪道,又好擊劍任俠。四十多歲時進京,曾獲唐玄宗賞識,後因得罪權貴而失意離京。安史之亂時,李白被永王李璘延攬為幕僚,後來永王起兵造反,李白受到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省西部),幸中途遇赦。晚年依附族叔當塗令李陽冰,最後病逝於當塗,終年六十二歲。

李白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每以大膽的誇張、奇特的想像和豪放的語言,構成各種豐富的意象。由於他的詩歌風格浪漫飄逸,所以後人尊稱他為「詩仙」。

 

二 注釋

靜夜思:在寂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緒。一作《夜思》。思字讀去聲[試],如秋思。

疑:懷疑。

舉頭:抬頭。

 

三 賞析重點

這首詩描寫客途中靜夜見月思鄉的情緒,是一首即興的作品。

明月當空,夜深人靜。長年離鄉別井的李白,在床上輾轉未能入睡的時候從窗外透入的一片月光,使他依稀覺得床前似乎灑落一地銀白色的濃霜,。於是他抬頭凝望掛在天邊的一輪明月,遙想在同一輪明月籠罩下的遠方故鄉,不禁低頭無語,陷入沉思。

詩人截取了客途生活中一個片段,捕捉那一剎那的感觸,即景生情,四句詩好像脫口而出,其實構思精巧綿密。第一句寫月色照到床前來,說明夜深;能見床前月色,證明詩人輾轉未能入睡,已暗寓了思鄉之情。用「霜」來比喻月光,古已有之,第二句寫詩人「疑」月為「霜」,聯想西北故鄉的苦寒,意思更深一層,由此可見詩人推陳出新之妙。最後兩句,從「舉頭」到「低頭」,表現了詩人複雜的心理活動。抬頭望月,上句的懷疑消失而下句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轉折自然。全篇主題是「思鄉」,卻先以三句寫月,雖然寫月,鄉情已蘊含其中;待到點明主題,詩便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

返回目錄

 

江南

                                                                                                     佚名(漢樂府)

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一 作者簡介

 

樂府歌謠產生於漢代,其來源是仿效周代的到各國諸侯國樂習民間詩歌,以便知道民間的疾苦。武帝時設有「樂府」這一個官方機構,負責採集民間歌謠,製成樂章,在宮中唱誦,作為宮庭的娛樂。後來人們把「樂府」所整理的歌辭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詩因採自民間,故亦稱為「樂府民歌」。

漢代以來,許多作家也模仿樂府民歌的風格創作詩歌,樂府詩遂有民間創作的,也有文人創作的。「樂府」漸成一種文學體裁。

 

二 背景資料

江南水域遼闊,湖泊星羅棋布,每到夏秋之際,綠荷飄香,蓮房結子,正是江南青年男女採蓮的季節。他們坐在特製的木盆裏,浮在綠荷掩映的水面上,一邊採摘,一邊唱歌。這首詩便是江南民間採蓮時所唱的歌。

 

三注釋

江南:泛指長江以南的地方。一說秦漢時期的江南,專指今湖北南部和湖南、江西一帶。

何:多麼。

田田:蓮葉圓整如田字,田田是蓮葉相疊,形容茂密的荷葉浮在水面,一片連著一片團團相連的樣子。

戲:嬉戲。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描寫了江南的採蓮季節,荷塘蓮葉茂密,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情景,反映出江南的美麗風光和採蓮人的愉快心情。

詩一開始首先從廣大的江南說起,指出「江南可採蓮」。江南湖澤盛產蓮花,層層的蓮葉在清澈的水面上延伸到遠方,在讀者面前展示出一個寧靜而廣闊的空間,接著再把讀者的視線移到眼前的一方碧波綠意。「蓮葉何田田」,「田田」是疊字式的形容詞,指蓮葉的圓大和茂密。這句的「何」字解「如此」和上句的「可」字互相照應。「可」是適合、正好的意思,蓮葉是如此茂盛,蓮房也一定是結滿蓮子,正好採摘了。第三句把讀者的目光由水面的蓮葉帶到水中的小小游魚。詩中「魚戲蓮葉」重疊了五次。這樣寫,活現了調皮的魚兒,穿梭嬉戲於蓮葉之間的情景,牠們時而於這裏擺尾,時而於那裏嬉戲,東、西、南、北間,以「魚戲蓮葉」的重疊,各成一句,旋律一經反覆後,產生了一種迴環不息的音樂感在讀者腦中迴盪,交織成一幅聲容並茂的採蓮圖:蓮葉滴翠,碧波清澈,不然怎能看到魚兒掠游的姿態;魚游作樂,採蓮人亦心情歡愉,輕快的歌聲飄盪於空氣之中。

 

樂府是歌唱文學,這首詩本也是可以唱詠的,它屬於樂府中的「相和歌」。所謂「相和歌」,是指由兩人唱和,或一人唱、眾人和唱的歌曲。這首詩前三句是「唱」的部分,因景生情,唱出了採蓮人的喜悅;接著四句是「和」的部分,句子簡明、清晰,將「魚戲蓮葉」作不同方位的重疊,一唱三歎,造成一種迴環往復之美。這正是民歌的風格及藝術特色。

返回目錄

 

敕勒歌

佚名(北朝樂府)

 

敕勒12,陰山3下。天似穹廬4,籠蓋5四野。天蒼蒼6,野茫茫7。風吹草低見8牛羊。

 

一 作者簡介

樂府歌謠產生於漢代,其來源是仿效周代的到各國諸侯國樂習民間詩歌,以便知道民間的疾苦。武帝時設有「樂府」這一個官方機構,負責採集民間歌謠,製成樂章,在宮中唱誦,作為宮庭的娛樂。後來人們把「樂府」所整理的歌辭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詩因採自民間,故亦稱為「樂府民歌」。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的時期,北方為外族長期統治,因為政治、地理、風俗各方面的不同,樂府民歌亦形成不同的色彩。南朝樂府大部分形式短小,內容主要是抒情;北朝樂府內容偏重社會生活,風格多爽朗率真。

 

二 背景資料

公元534年,由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546年,東魏權臣高歡帶兵攻打西魏的玉璧,久攻不下,士卒死約一半,高歡本人也中箭臥病。聽到軍心動搖,高歡扶病掙扎起床,親自去各營寨,安定士眾,然後召集全體將領商議軍情。由於高歡的軍隊中有不少是敕勒族人,故他命令大將斛律金唱敕勒族的古老牧歌《敕勒歌》來激勵士氣,高歡也親自和唱。

據說斛律金和高歡等人粗獷悠揚的歌聲從主帥的帷幕傳到軍中各營寨,頓時,士兵都跟著齊聲高唱起來。昂揚的歌聲,響徹雲霄。讚美故鄉的歌聲永遠能激勵人心。高歡及時抓住時機,在軍心振奮的時候,率領大軍順利撤退,保存了軍隊的主力。

《敕勒歌》原先是用鮮卑語唱的,後被譯成漢語。

 

三 注釋

敕勒:少數民族族名,北朝時居朔州(今山西省北境)一帶。敕: 粵 [斥]。

川:平原。

陰山:山脈名,在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

穹廬: 粵 [窮盧]。圓頂氈帳篷,猶如今天的蒙古包。

籠蓋:籠罩。

蒼蒼:深青色。

茫茫:遼闊。

見:有兩種讀音。一讀作 粵 [建]。看見的意思,是主動的詞義。一讀作 粵 [現],。顯現、顯露的意思,是被動的詞義。

 

四 賞析重點

這首詩描繪了北方草原放牧的生活風貌,表現了北方民族豪邁的氣概。

全詩共七句,長短不一,屬於雜言體。起首兩句大筆勾勒了敕勒族所在的草原的位置,境界開闊。在綿延二千餘里的陰山山脈下,是一片廣闊的平原。第三、四句是站在草原中心向四面極目眺望的景象。由於草原十分平曠,四望無際,感到天像一個極大的蒙古包蓋在原野上。本來「穹廬」只是一個蒙古包,用來描寫天空,似不夠壯闊,但這是北方牧民熟悉的東西,這個比喻就顯得親切自然。而且「籠蓋」一詞形象地寫出了天地極大並在遠處相連的景色,使「天似穹廬」的比喻得以擴張,變得十分準確。

第五、六句,分承三、四兩句,對天與地再次描繪:天色深藍高遠,明淨如洗,草地碧綠遼遠,茫茫無邊。「蒼蒼」、「茫茫」,用了疊字,使形容的程度加深。中間這四句十分傳神地寫出了天地的遼闊,流露出敕勒族人對於家鄉的喜愛和自豪。最後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是畫龍點睛之筆,前六句是大面積的靜景。這一句是局部的動景,一句中連用三個動詞「吹」、「低」、「見」,動態十足,生機勃勃,更襯出整個草原的遼闊、寧靜。

這種蒼蒼茫茫的景象,是北方獨有的自然環境。牛羊放牧,又是北方民族獨有的生活特色。要有這特殊的背景,才能產生風格豪邁,富於地方色彩的詩歌。

返回目錄

 

 

苗助長

孟子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作者簡介

孟子(公元前372? – 公元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代趨(今山東省趨城東南)人。他曾周遊列國,游說諸侯施行仁政,但並不成功,於是辭去六國,回到故鄉,講學著書。孟子是繼孔子後的儒學大師,後世常以「孔」、「孟」並稱。

 

  注釋

1.      揠︰ [][at8][ya\]。「拔」的意思。

2.      宋︰春秋時國名。

3.      閔︰ []。古文通「憫」,憂慮、擔心。

4.      揠之︰拔禾苗。  之︰代詞,「它」的意思,指禾苗。

5.      芒芒然歸︰疲倦不堪地回家。 

芒芒︰古文通「茫茫」,原意為糊不清,這裏引申為疲倦的樣子。

6.      謂其人︰對他的家人。

        謂︰對……說。

        其人︰指他的家人。

7.      病︰疲倦。

8.      予︰我。

9.      趨︰快步行走。

10. 槁︰[稿]。枯死。

 

  賞析重點

孟子善用寓言來說理;本文即透過一個簡短故事,說出「急於求成,適得其反」的道理。

宋國有一個人,嫌田裏的禾苗長得太慢,於是便把它們一棵一棵拔高。他忙了一天,疲勞不堪,回到家裏便向家人誇耀地說︰「今天雖則累壞了,我可幫助禾曲長高了一大截呢﹗」他的兒子聽後,便急忙跑到田裏去看,只見禾苗已全部枯死了。

揠苗助長的宋人,主觀願望是好的,也費了很多功夫和力氣,但他違反了禾曲生長的自然規律;他把禾苗拔高,不但不能幫助禾苗生長,反而傷害了禾苗,實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為。這故事比喻做事若不理會事物發展的規律,只顧個人願望,強求速成,縱使辛勤努力,不單徒勞無功,甚至會弄巧反拙。

返回目錄

 

一年之計

管子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1;十年之計,莫如樹木2;終身之計,莫如樹人3。一樹一穫4者,穀也:一樹十穫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作者簡介

      《管子》,托名管仲所撰。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在齊國進行改革,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注釋

1.         樹穀:種糧食。

2.         樹木:種樹。

3.         樹人:栽培人才。

4.         一樹一穫:種植一次便收穫一次。

 

  賞析重點

這節文字主要說明培養人才的重要性。要為一年作打算,最好種植莊稼;要為十年作打算,最好種植樹木;而要為長遠打算,則不如栽培人才。種莊稼,種一次有一次的收穫;種植樹木,種一次有十次的收穫;培養人才,卻可以得百倍的回報。

種植穀物,種植樹木,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人人都知道是具有經濟價值的活動;而培植人才的效益比這些活動大百倍,卻得容易被忽略了,這難道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透過類比的手法,作者先提「樹穀」、「樹木」這些生活實例,再帶出「樹人」的道理也是一樣,讓讀者觸類旁道,一目了然。

返回目錄

 

周處1除三害

劉義慶(世說新語)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2,為鄉里3所患4。又義興5水中有蛟6,山中有白額虎7,並皆暴犯8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9」,而處尤劇10。或說11處殺虎斬蛟,實冀12三橫唯餘13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14,行數十里,處與之俱15。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16。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17,有自改意。

 

作者簡介

       劉義慶(公元403—444),出身於南朝劉宋宗室,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先後擔任過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他愛好文學,門下招聚了一批在當時負有盛名的文士。《世說新語》便是劉義慶與他的門客共同編篡而成的。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是一本筆記小說集。全書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每門少則幾篇,多則數十篇乃至上百篇。內容主要記錄了漢末、魏、晉時期士大夫的言談和軼聞趣事,反映了當時士族的精神面貌和社會風尚。

 

注釋

1.         周處:字子隱,西晉人。曾作過御史中丞,後為國戰死。

2.         俠氣:仗恃武力,好逞意氣。

3.         鄉里:同鄉的人。

4.         所患:以(周處)為禍患。

5.         義興:周處的家鄉,今江蘇省宜興市。

6.          :古代傳說中觸角如龍的動物,民間相傳牠興風作浪,能發洪水。

7.         白額虎:額前有一撮白毛的老虎。

8.         暴犯:禍害侵犯。

9.         三橫:「橫」有乖違之義,故猶言三害。

10.       :厲害。

11.     或說:有人勸說。

說:[]

12.       :希望。

13.     唯餘:只剩下。

14.     或浮或沒:有時浮到水面,有時潛進水裏。

15.       :一起。

16.     更相慶:互相慶祝。

17.     人情所患:成為人們心中所憂慮的事物。

 

賞析重點

       本文記述了周處為民除害,勇於改過自新的故事。

       周處年輕時,是一個凶蠻強橫,喜歡逞強生事的人,被鄉人視為禍害。他的家鄉義興的河中有巨蛟,山中有大虎,經常侵擾百姓,義興人將牠們與周處合稱「三橫」。「三橫」之中,又以周處為首。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虎斬蛟,希望這三害互相殘殺,最後只剩下一害。周處果然立刻就去刺殺了老虎,又到水裏去擊殺蛟龍。周處和蛟龍在水中搏鬥了三天三夜,鄉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大家正互相慶賀之際,周處竟殺死巨蛟回到岸上。他聽到鄉親以為他死了而慶賀,才知道自己原來被人視為禍害,於是便決意改過自新。

返回目錄

返回主頁